1.吃药注意事项 用药姿势很重要

患者服药大多比较注意时间、剂量,但很少有人知道,吃药姿势也会影响药效的发挥。用药姿势不当,不仅药效得不到很好发挥,还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 站立姿势一般而言,服用大多数药物时,最好采用直立体位或端坐姿势,尤其是大药片和胶囊制剂,这样的姿势可使药物顺利经过食道进入胃。卧病在床的患者,如果仰卧吞服片剂、 胶囊剂,则易使药物粘在食道上,药物直接刺激食道黏膜会引发炎症和溃疡,药物不能进人胃肠道也会影响疗效。因此,如果病情允许,患者最好在服药后稍做轻微活动,这样可以避 免药物滞留食道。
  卧位姿势有些药物则比较特殊,需要患者刻意采取卧位姿势服用。例如,硝酸甘油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患者含服硝酸甘油时如采取站立体位,则可能因体位性低血压而昏倒。 因此,含服硝酸甘油应采用半卧位,而且这种姿势能使回心血量减少,利于心绞痛较快缓解。服用睡眠诱导期短的安眠药,患者应在服用后立即躺卧,以免发生意外。服用胃黏膜保护剂治 疗胃体后侧壁溃疡时, 患者应采取左侧卧位。因为此类药物的治病机理是药物与胃黏液中的黏蛋白结合形成保护膜,覆盖溃疡面,以促进溃疡面的愈合。因此,应根据溃疡的部位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卧位姿势。

2.经常洗脚按摩比吃药强百倍

人的脚掌上有很多穴位与内脏相连,晚上睡前洗洗脚,按摩这些穴位,有利于身体健康,有时候简单的洗脚,比吃补药更有益。 我国古代医学认为,人的双脚上分布着六大经脉,连着肝、脾、胃、肾等内脏,足底有66个穴位,贯穿全身血脉和经脉,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 。因此,适当刺激足部,可保持全身血液顺畅,并能促进新陈代谢。
  在脚底这66个穴位中,最重要的就是涌泉穴。涌泉穴的位置大概在脚掌前部1/3处,划一横线,正中间就是涌泉穴。经掌按摩涌泉穴,具有补肾健脑, 增强智力的功效,并且能安心宁神,舒肝明目。
  在我国古代医学的传统理论中,人的脚掌是一扇通向身体的“窗口”,五脏六腑都在这里有相应的穴位。坚持睡前泡泡脚,可以养心明目、解除疲劳、促进睡眠。

3.怎么吃胃药 注意四事项养好胃

胃病患者之中,超过三分之二的胃病是因为胃酸分泌过多而引发的。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等,这类胃病需要服用制酸药,常见的制酸药主要是以控制体内胃酸分泌为目的。它包括两类: 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阻滞剂。常用的包括雷尼替丁、西米替丁(泰胃美)、奥美拉唑(洛赛克)等。服药 前后如果吃了酸性的食物,如醋或水果,会使制酸药物药效打折扣,甚至失效。另外,还有一些中成药,如治疗消化不良的保和丸,也属于“酸性药”,应尽量避免和制酸药一同服用,以 免影响疗效。
抗酸药硫糖铝片需要嚼碎后用水冲下,需要注意的是,它不宜与牛奶、豆腐等乳制品和豆制品一起服用,因为其中蛋白质的含量较高,会影响药物效果。
慢性胃病常需要联合用药,服药次序不对也会影响疗效。常用胃药的服用方式包括饭前服用、饭后服用和饭中服用。氧化镁、氢氧化镁、三硅酸镁等碱性药物,可起到中和胃酸的作用,宜在饭后l~3小时服用。  
 胃必治、乐得胃、复方丙谷胺、米索前列醇(喜克溃)、生胃酮等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应在两顿饭之间服用。胃复安、吗丁琳、西沙必利等促胃动力药在空腹时服用,可将食管、胃、幽门 和十二指肠运动的功能有效地协调起来,增强胃肠道蠕动,促使整个上消化道正常有序地运转,加快胃中食物排空。所以说,只有在饭前半小时服促 胃动力药,才能发挥最佳药效。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罗沙替丁、尼扎替丁、奥美拉唑等制酸药,严重的可早晚各服用一次,病情缓解后改为每晚临睡前服用,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4.药物有何副作用 老人对药更加敏感

是药三分毒,药物带有毒性并且具有一定的副作用。老人会更快地将药物的副作用表现出来某而且发现时一般会更严重。 与年轻人相比,老人的肝肾功能、胃液分泌能力、整体的体液含量以及机体降解和排泄药物的能力都降低。即使用量不大,由于身体代谢药物的速度较慢,排出也较慢,可能造成药物在体 内的积累,从而造成伤害。 此外,老人各器官的功能发生衰退,敏感性下降,因此副作用常常发现较晚,一旦发现时,可能已经较为严重。为了避免药物副作用对老人造成较为严重的伤害,用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同时服药最好不超过5种。胡欣告诉记者,同时使用2种药物的潜在药物相互作用发生率为6%,5种药物为50%。如果老人本身就需要服用多种药物,又碰上感冒、腹泻时,自己买药服用, 可能造成药物种类超过5种,无形中增加了用药风险。这种情况下应当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5.感冒病毒多发季节 感冒药如何吃正确

西药抗感冒药多是复方制剂,通常含有2—5种成分,分别用于缓解不同的感冒症状。如扑热息痛等解热镇痛药能缓解发烧和头痛、肢体酸痛;扑尔敏等抗组胺药能控制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 症状;伪麻黄碱则用来缓解鼻塞。如果没有上述症状,感冒 药就起不到治疗作用,而且会带来副作用。预防感冒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常洗手;使用纸巾,用完马上丢掉;避免摸口、鼻、眼;擦净水龙头,避免洗手时交叉感染;经常开窗通风;定期清洗儿童玩具。 由于人们的体质不同,感冒症状差异较大。平时体质较弱的人,小感冒可以带来大危害,尤其是由感冒引起的心肌炎、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如不及时救治有可能危及生命。 这类患者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选择合适的感冒药,迅速缓解症状,相应缩短病程,降低感冒的危害。尤其是体温超过39摄氏度时,很可能得了流行性感冒,不可硬扛,应及时就诊。   另外,适当选择感冒药,不仅能缓解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还能降低传染性。

6.春季小孩易感冒咳嗽 如何吃药效果好

 小孩子的抵抗力比较弱,爸爸妈妈在春季的时候更加要注意宝宝的身体。如果宝宝生病了也不要着急。春季小孩感冒咳嗽往往会带有咳嗽,往往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 那么,春季小孩感冒咳嗽吃什么药效果好呢?
从中医上来说,咳嗽分为热咳、寒咳、伤风咳嗽和内伤咳嗽,选用中药止咳糖浆时,因药性不同,也有寒、热、温、凉之分,须对症服用。
早期咳嗽,痰可能不多,如果咳痰稀,色白或有泡沫、喉痒,夜重日轻,多属于寒证,要用解表散寒止咳药,如风寒咳嗽冲剂、消咳喘糖浆之类;如果咳黄痰,或是灰痰多为有热,属热证,要用清热 化痰止咳药,如急支糖浆、蛇胆川贝液、复方枇杷膏、芒果止咳片、鲜竹沥(药性偏寒,适用于燥咳及痰黄带血者)之类。
其实,除了吃药外,日常生活中还应选择一些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这是因为胡萝卜素具有捕捉人体内氧自由基、参与维生素A的合成等多种功能,还能增强人体巨噬细胞的活力,起到抗御感冒的 作用。 比如“红色食品”就应多吃。其中红色食品是指食品为红色、橙红色或棕红色的食品,如红辣椒、胡萝卜、南瓜、西红柿、洋葱、山楂、红苹果、红枣、沙棘、柿子等。